就在周末,美國出手一口氣端掉了伊朗的關鍵核設施之后,伊朗人也立馬掏出了自己的應對方式。
他們很快在議會通過了一項重大提案,打算關閉霍爾木茲海峽。
但哪怕只是透露了這么一絲風聲,已經讓全球抖三抖了。
最先反應過來的,就是當時要往霍爾木茲海峽開的油輪了。
就在美國空襲伊朗的消息傳來后不久,"Coswisdom Lake" 號和 "South Loyalty" 號這兩艘能裝載 200 萬桶原油的巨輪,眼看著就要進霍爾木茲海峽,直接上演 " 退退退 ",來了一波 " 坦克掉頭 "。
另一邊,按照以往的時間,油運市場如今已經進入淡季了,可今年油運運費卻打破常規(guī)迎來大漲,上個禮拜甚至直接翻了 1.5 倍。
所以,為啥霍爾木茲海峽這么重要?
其實想要了解霍爾木茲海峽的重要性,光從地圖就能略知一二。
整個中東地區(qū)的石油、天然氣等礦物資源,如果想走海運,幾乎沒法繞過霍爾木茲海峽。
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統(tǒng)計,每天有 2000 萬桶石油通過霍爾木茲海峽,這個數量可能占到了全球消費石油量的五分之一。
同時,占據全球五分之一的液化天然氣貿易也得從這里過。
雖然沙特和阿聯(lián)酋都有自己的運油管道,但滿載的滿載,還沒法運營的沒法運營。
反正,如果霍爾木茲海峽真被封鎖了,那沙特和阿聯(lián)酋可以通過管道運輸再多承載 260 萬桶石油,可霍爾木茲海峽的運輸量每天可有足足 2000 萬桶。
就是這么一條堪稱扼住了全世界能源供給的生命線,在如今的國際局勢下,有點脆弱了。
大家從地圖上也能看到霍爾木茲海峽相當狹窄,最窄處大約只有 33 公里。
這是什么水平?
橫渡英吉利海峽的挑戰(zhàn)大家都知道吧,其實英吉利海峽的直線距離也就 33.8 公里。
這個距離對于人類現代軍事來說,也就約等于不設防。
伊朗的岸基反艦導彈、遠程火炮甚至重型火箭炮的射程,都可以輕松覆蓋整個海峽。
如果使用雷達、無人機和偵察機,就可以輕松對海峽內的所有船只活動進行 24 小時不間斷的監(jiān)控。
這 33 公里的海峽,甚至還可以直接用水雷分分鐘給掐斷航運可能咯。
可現實是,伊朗真用這招,可能會把自己玩成舉世皆敵。
先看美國,他們擁有全世界領先的頁巖油開采技術,不僅從中東進口石油分量不多,他們甚至還是國際一流的石油出口大國,去年剛剛創(chuàng)下歷史新高,突破了 410 萬桶 / 日。。。
相反,依賴霍爾木茲海峽通道進口石油最狠的,其實是中國、印度、日本等為代表的各路亞洲國家。
其中,中國的不少原油進口也得走霍爾木茲海峽。
更搞的是,關閉霍爾木茲海峽,對伊朗自己來說也沒啥好處。
伊朗在 2024 年對外出口石油賺了 540 億美元,幾乎是國家財政的整個汪峰。
所以在這種時機,伊朗把霍爾木茲海峽給關了,讓自己家油出不去,不僅卡不住老美的脖子,甚至還有點利好美國石油出口的味道。
再加上如果你這么說封就封,隔壁鄰居產的油也出不去了,你說他們會不會急眼?
當然,也有不少人分析,可能伊朗是想把這盆水攪渾,比如有人分析伊朗就是想讓一些人沒油用,從而推高國際油價,然后就能讓美國的通脹下不來啥的。
咱不說這事兒成不成吧,就咱這不懂政治不懂國際貿易的外行,都能看出這操作的炸裂程度,能超過當年老佛爺的向十一國宣戰(zhàn)。
君不見,布倫特原油暴漲當天就回落了,甚至到了收盤時,價格還低于前一天收盤價了。
而且,我們還發(fā)現,伊朗在過去幾十年里,說了不下十幾次的 " 關閉霍爾木茲海峽 ",甚至外界已經覺得這是伊朗人的一個應激反應了:只要你惹到我,我就威脅要關掉霍爾木茲海峽。
但實際上,他們從沒真關成過,哪怕是在最狠的時候,也就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兩伊戰(zhàn)爭時期,伊朗也沒有完全封鎖霍爾木茲海峽,只是攻擊了敵對方的船只、鋪設了部分水雷。
所以說到底,關閉霍爾木茲海峽這張牌,其實就像核彈,它最大的威懾能力永遠在真正打出之前。
撰文:八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