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| 張佳儒
全球新能源汽車賽道正一路猛跑,頭部企業(yè)的表現尤為亮眼。比如,2024 年,全球新能源車銷冠比亞迪創(chuàng)下 7771 億元營收、402 億元歸母凈利潤的業(yè)績。
作為比亞迪的供應商,全球銷量第一的家用電動汽車充電樁公司,業(yè)績表現卻是另一種景象:收入連降、持續(xù)虧損,2024 年虧損更是高達 2.36 億元。
同在風口賽道上,這般 " 同道不同運 " 的反差背后,究竟藏著怎樣的邏輯?
巨頭客戶雙刃劍:
壓價壓力下的業(yè)績滑坡
7 月 18 日,港交所官網更新了上海摯達科技發(fā)展股份有限公司(簡稱 " 摯達科技 ")的招股書,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電動汽車家庭充電解決方案供應商,主要收入來自銷售產品和提供售后服務。
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,報告期內,按家用電動汽車充電樁的銷量計,摯達科技高居全球首位,也在國內市場排名第一。按銷售額計,摯達科技排在全球第四,中國第一。
在招股書中,摯達科技沒有言明第一大客戶為比亞迪,但從 " 深交所港交所上市,2022 年收入 4241 億元,為公司股東 " 的特征判斷,僅比亞迪一家符合。
除了比亞迪,根據摯達科技描述的客戶特征,公司大客戶還包括長城汽車等國內巨頭企業(yè)。
然而,背靠巨頭猶如手握雙刃劍:既帶來訂單與品牌背書,也讓公司業(yè)績與盈利能力承受著沉重壓力。
2022 年至 2024 年,摯達科技的營業(yè)收入分別為 6.97 億元、6.71 億元、5.93 億元,同期的年內虧損分別為 2514.7 萬元、5811.6 萬元、2.36 億元。
不難看出,摯達科技業(yè)績呈現 " 收入連降、虧損激增 " 的特征。
對于收入下降,摯達科技明確表示,近年來,公司經營傳統(tǒng)充電樁業(yè)務的市場競爭激烈,面臨來自主要客戶的壓價壓力,尤其是汽車制造商。招股書中,摯達科技并沒有點名壓價的主要客戶名字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24 年,比亞迪曾因 " 要求供應商降價 10%",引發(fā)輿論關注。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公開回應稱," 與供應商的年度議價,是汽車行業(yè)的慣例。我們基于規(guī)?;罅坎少?,對供應商提出降價目標,非強制要求,大家可協商推進。"
面對這樣的 " 行業(yè)慣例 ",摯達科技的選擇是什么?
招股書中,摯達科技提到這樣一組數據:公司通過直銷向汽車制造商銷售產品的平均售價,由 2023 年的 839.1 元,降至 2024 年的 679.9 元。公司表示," 我們接受降價壓力以維持競爭地位 "。
更值得關注的是,不同銷售渠道的價格差異明顯。摯達科技披露,報告期內,零售渠道銷售產品的平均價格為 1290.8 元,較向汽車制造商銷售的平均價格 739.9 元高出約 74.5%。
這一數據足以說明,在與汽車制造商的合作中,摯達科技的議價能力明顯處于弱勢。
摯達科技收入大部分來自于向汽車制造商,除了銷售產品,還提供服務。在產品降價的同時,售后服務的價格也在下滑。比如 2023 年至 2024 年,公司通過直銷向汽車制造商提供服務的平均售價由 832.0 元降至 586.9 元。
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下降,拉低毛利率,而毛利率下滑是虧損的關鍵變量。2022 年至 2024 年,摯達科技毛利率分別為 20.4%、20.5%、14.9%,其中 2024 年明顯下降,與當年的虧損激增形成鮮明呼應。
一面是對巨頭客戶的業(yè)績倚重,一面是降價換市場的無奈,摯達科技的 " 雙刃劍 " 困局已然顯現,在其沖刺 IPO 的關鍵節(jié)點,或將影響投資者對公司價值的判斷。在降價壓力下,這家企業(yè)該如何破局?
全球國內市占率雙降,
海外擴張成新賭注
在降價壓力下,摯達科技無論是業(yè)績還是市占率,都遭遇不小的壓力。為扭轉頹勢,摯達科技已著手應對。
在產品端,摯達科技通過優(yōu)化設計、整合原料采購、精簡供應鏈等方式壓縮成本。公司明確表示,現階段的首要目標是保持經營韌性,擊退競爭對手以搶占更大市場份額,待競爭格局穩(wěn)定后,再集中精力提升毛利率。
那么,這場 " 以價換量 " 的策略成效如何?銷量是否隨價格下調實現增長?市場份額是否持續(xù)擴張?
根據招股書,2022 年至 2024 年,摯達科技產品銷量分別為 48.48 萬臺、31.33 萬臺、35.11 萬臺,呈現先降后增的態(tài)勢。2024 年的銷量增長,體現了公司極限壓力下 " 以價換量 " 策略的奏效。
具體而言,摯達科技一名主要客戶曾將充電樁的采購目標價格調低,低于摯達科技的預期,導致公司無法中標。此后,摯達科技開發(fā)出了成本較低的優(yōu)質產品,公司在 2024 年 7 月與該客戶訂立新合約。
然而,在銷量回升的同時,公司的市場份額卻遭遇了挑戰(zhàn)。
在 2024 年 2 月披露的招股書中,摯達科技表示,報告期內,按家用電動汽車充電樁銷量計,公司的中國市場占有率達 20.5%,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 12.2%。
而在 2025 年 7 月版本的招股書中,數據顯示,報告期內按家用電動汽車充電樁銷量計算,公司的中國市場份額為 13.6%,全球市場份額為 9.0%。
不難發(fā)現,隨著時間的推移,摯達科技在全球和國內市場的占有率均出現下降。
在產品端,摯達科技還在開發(fā)電動汽車充電機器人等毛利率較高的潛力產品。除了產品端的調整,摯達科技還致力于拓展海外市場和加強零售渠道的建設,并將此視為增長動力。
本次港股 IPO,摯達科技募資項目的首項就是海外擴張,具體包括擴建海外生產設施、建設銷售及營銷網絡,加強國際供應鏈等。
從產能利用率看,摯達科技海外工廠還處在爬坡階段。2024 年,泰國工廠產能利用率 3.3%,2025 年一季度增長至 15.4%。該工廠未來的產能利用率和其他海外工廠建設后的產能如何消化,值得關注。
海外市場的潛力,在價格與毛利率數據中已初見端倪。
根據招股書,摯達科技在海外市場的售價高于國內,以 2024 年為例,國內銷售產品的均價為 788.7 元,而海外的價格是 911.3 元。差距更懸殊的是售后服務的價差,2024 年,國內售后服務均價 570.8 元,而在海外的售價是 1796.7 元。
海外市場更高的售價意味著更高的毛利率。招股書披露,2025 年一季度,摯達科技海外銷售毛利率在 37% 至 39% 之間,遠高于公司同期整體的 16.5%。
與此同時,摯達科技海外收入占比快速增長,從 2022 年的 1.9% 增長至 2024 年的 12.1%,但占比相對還較低,對業(yè)績的影響還有待提高。
摯達科技出海業(yè)務很大程度上是伴隨中國車企海外擴張而開展的,公司明確表示,海外收入主要來自為出海的中國車企生產符合海外規(guī)格的充電樁。
也就是說,公司的客戶群體依然主要是國內汽車廠商,未來能不能擺脫議價困境?有待時間觀察。
綜合來看,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風口下,摯達科技充電樁銷量領先,但還需出色的業(yè)績匹配其 " 全球第一 " 的市場地位。如今,海外擴張成為公司的新賭注,公司未來能否順利上市并借此擺脫業(yè)績困境,我們將保持關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