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股漲起來,媽都不認得。
沒錯,2025 年最猛的股,誕生了!
不到一個月時間,已經漲了 1400%!
即便自愿停牌核查,進了小黑屋,出來后還接著漲停。
而原因呢,居然和華為天才少年有關!
來!事情是這樣的:
昨晚,上緯新材發(fā)布停牌核查結果及復牌公告。
為啥要停牌核查?就是因為之前漲太猛!
結果核查完,今天尾盤又漲停了。
從 7 月 9 日交易日算起,就 17 個交易日,上緯新材從 7.78 元 / 股漲到了 110.48 元 / 股。
漲了 1400%!市值,從 31 億暴漲至 446 億!
妥妥的 2025 年第一神股,遙遙領先!
別說 A 股掙不到錢," 暴富機會 ",A 股也有。
那是業(yè)績很好嗎 ?
嗯,同時上緯新材還披露了半年業(yè)績預告。
今年上半年,上緯新材預計收入 7.84 億,增長 12.5%。
但歸母凈利潤僅 2990 萬,同比減少 33%。
上緯新材解釋利潤下滑的三點原因,海外銷售費用增加、匯兌損失、研發(fā)費用增加。
但其實,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。
重要的是, 市場對于公司的預期已經徹底變了。
上緯新材發(fā)飆,原因是一個月前的股權重組協(xié)議。
華為天才少年稚暉君的機器人公司,準備收購上緯新材,并拿到控制權。
這就引發(fā)眾人對于 " 智元機器人借殼上市 " 的猜想,股價也不斷創(chuàng)新高。
截至今天 110.48 的股價,最新市盈率已經達到 480.27 倍。
什么概念!
上緯新材所處化學原料制品板塊,最近一個月平均滾動市盈率才 24.87 倍。
差了 20 倍!
盡管智元機器人一再否認 " 借殼上市 ",表示 " 僅僅是收購了一家公司 "。
但上緯新材市值暴漲背后,無疑提前透支了機器人的預期。
而關于這場收購能否順利進行,還是個未知數。
首先是關于收購股價。
上緯新材的重組涉及兩個步驟:
收購方先收購 25% 股權;然后再收購 37% 股權,以此成為第一大股東。
問題是,協(xié)議收購 25% 股權的轉讓價格是每股 7.78 元,總價款 7.84 億。
但現在,上緯新材股價已經去到每股 110 元,相差得離譜。
收購協(xié)議還未落槌,股價就已經炒上天了。
收購還會按照原計劃進行下去嗎?這點是存疑的。
看回這次的股權重組協(xié)議,收購方有兩個:智元恒岳和致遠新創(chuàng)合伙。
這兩家公司背后均指向鄧泰華,即智元機器人的董事長兼 CEO。
當年,鄧泰華說服了在華為工作 2 年的稚暉君離職后共同創(chuàng)業(yè)。
稚暉君作為聯(lián)合創(chuàng)始人及 CTO,加入了智元機器人的開發(fā)。
智元也成為宇數科技之后,備受關注的機器人獨角獸公司。
左鄧泰華、右稚暉君
鄧泰華的背景也很牛,在智元機器人創(chuàng)業(yè)前,他已經是華為計算產品線的總裁。
他還曾主導鯤鵬服務器芯片、昇騰 AI 處理器生態(tài)的構建,技術能力毋庸置疑了。
智元機器人還未上市,成立兩年半至今,已經經歷了 12 輪的創(chuàng)投融資。
投資人幾乎是排著隊,砸錢給這家科技獨角獸。
昨天,智元機器人預告了一場即將舉辦的首屆合作伙伴大會。
透露了一些重要信息:
智元機器人即將亮相 " 百臺機器人 ",還會帶來神秘新品,并且還將介紹機器人的 7 大使用場景等。
這估計會是機器人盛宴,市場已經期待智元會帶來哪些落地產品。
上個月,機器人行業(yè)連續(xù)爆出兩個訂單,商業(yè)化已經在落地了。
先是宇數科技聯(lián)合智元機器人,中標中國移動旗下公司 1.2 億元人形機器人采購訂單。
隨后,深圳優(yōu)必選也中標了 9051 萬的機器人設備采購項目。
今年以來,機器人行業(yè)不僅搞了馬拉松比賽,還整了機器人踢足球賽、機器人拳擊賽等等。
雖然看似不靈活,機器人行業(yè)距離成熟運作還有很遠很長的路要走。
但機器人時代,已經在加快到來。
你怎么看未來機器人的落地應用?
你覺得呢?關注這只懂財經的喵,來聊聊~
————
—— 分割線 ——————
掃下方二維碼,直接進群暢聊 ~
——往期推薦閱讀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