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之大,無奇不有。
7月底,82歲的好萊塢娛樂大亨大衛(wèi)·格芬(David Geffen)被分居的丈夫、32歲的多諾萬·邁克爾斯(Donovan Michaels)起訴。
這句話的信息量可能略有點大。
不錯,這兩名年齡相差50歲的男士,曾經(jīng)相愛,在2023年3月結了婚,且沒有簽訂婚前財產(chǎn)協(xié)議——不符合大亨敘事,似乎說明真愛沖昏頭腦。但婚后不到兩年,愛情鳥飛走了,今年2月22日,兩人分居。5月,大亨大衛(wèi)·格芬申請離婚。
7月,年輕的邁克爾斯將大衛(wèi)·格芬告上法庭,說他不履行口頭承諾,即:為他提供"終身的、全額的經(jīng)濟支持"。
他說,在熱戀期間,大衛(wèi)·格芬曾跟他說過,他愛他,他們平等分享所有財產(chǎn),他將終身資助他。在當?shù)?,口頭承諾具備法律效力,但是大衛(wèi)·格芬的律師矢口否認有這種口頭合同的存在。
至于沒有簽訂婚前財產(chǎn)協(xié)議這件事,似乎也無法幫到多諾萬·邁克爾斯太多。因為大衛(wèi)·格芬已退休超過15年,婚姻存續(xù)期間他的收益主要來自股票,而根據(jù)法律,這部分收益不屬于離婚財產(chǎn)分割范圍。大衛(wèi)·格芬只肯支付邁克爾斯一年贍養(yǎng)費和律師費。
既然如此,年輕的丈夫那邊當然會有些兩人交往和婚姻細節(jié)爆出。
比如,他們2016年就認識了,格芬是在某約會網(wǎng)站上找到他的,見面的第一晚,格芬為他的服務支付了10000美元。漸漸地,兩人從有償性關系演變成穩(wěn)定的同居關系。
比如,格芬全方位控制他,不讓他繼續(xù)做模特工作,時時刻刻告訴他"去哪里,穿什么,讀什么,看什么,說什么",還要求他接受許多疼痛性的美容治療,把他當獎杯一樣跟朋友們炫耀……
還有些明顯違法的部分,比如,格芬故意讓他沉迷毒品,借此讓他依賴他。以及,格芬的某些特殊嗜好給他帶來痛苦和困擾。
在多諾萬·邁克爾斯口中,這是一場億萬富翁對貧窮的邊緣化年輕人的、赤裸裸的、嚴酷的權力剝削。
是真的嗎?后續(xù)走向會如何?這場官司有得打,但以大衛(wèi)·格芬狠人的性格,邁克爾斯應該很難賺到便宜。
至于大衛(wèi)·格芬這位一生縱橫美國娛樂圈,操盤無數(shù),造星千萬,白手起家,至今還在頂豪圈擁有巨大影響力的人,這一生的故事還真是很多。
大衛(wèi)·格芬有多牛
剛才我們已經(jīng)說了,大衛(wèi)·格芬是億萬富翁。他到底有多富呢?
根據(jù)2025福布斯億萬富豪榜單,全球共3028名億萬富豪。其中,退休多年的大衛(wèi)·格芬排343位,凈資產(chǎn)87億美元(參考:世界首富伊隆·馬斯克,3420億美元;張一鳴23位,655億美元;李嘉誠40位,389億美元)。
大衛(wèi)·格芬生得早,沒趕上互聯(lián)網(wǎng),沒趕上房地產(chǎn),但趕上了美國唱片業(yè)的蓬勃發(fā)展,二十來歲已經(jīng)是娛樂圈中頂尖的經(jīng)紀人,27歲成為百萬富翁,52歲成為億萬富豪(1995年)。
人們一提起他,無不聞名色變,只因為這五十來年一直是好萊塢最有權勢的人物,是娛樂界重量級操盤手,以善于發(fā)掘和制造明星著稱。
許多人們耳熟能詳?shù)臉逢牶透枋侄己灱s過他的唱片公司,比如這幾個名字你一定知道:老鷹樂隊(Eagles)、槍炮與玫瑰、涅槃、鮑勃·迪倫。
他的電影公司制作的電影,你也一定看過,比如《夜訪吸血鬼》。對了,阿湯哥1983年的《乖仔也瘋狂》也是他的公司制作。
大衛(wèi)·格芬支持的百老匯音樂劇你可能也看過,比如《貓》。
當然,大家更加熟悉的,是他在1994年與斯皮爾伯格、卡森伯格共同創(chuàng)辦的夢工廠(DreamWorks SKG,格芬是G),夢工廠善于制造超級爆款,20年間過億的電影超過30部,雖然2008年他離開了,但在此之前,他們制作過《拯救大兵瑞恩》《美麗心靈》《美國麗人》等。
大衛(wèi)·格芬還跟時尚圈有著深刻的糾纏,他在八十年代簽約了著名的朋克女王黛比·哈里,將她推至巨星位置。
大衛(wèi)·格芬還在上世紀七十年代,他30歲那年,愛上了一代時尚女王,女歌手雪兒(Cher)。
第一次見面時,雪兒對大衛(wèi)·格芬的印象是"一個聰明有趣的同性戀,可以一起玩",誰知回頭就收到了他發(fā)來約會邀請,她更沒想到的是,他們竟然發(fā)展出一段浪漫關系。
雪兒是大衛(wèi)·格芬第一個深度關系的女朋友。那時雪兒27歲,已結婚9年,大衛(wèi)·格芬積極幫她打離婚官司,也幫她跟公司談判。
總之雪兒是大衛(wèi)·格芬生活中的頭等大事,他為愛癡狂,昭告眾人。
后來雪兒說,他像照顧嬰兒一樣照顧自己,事無巨細——是否與邁克爾斯所控訴的控制一體兩面?
雖然當時大衛(wèi)·格芬的性向撲朔迷離,但人們倒也理解:沒有人不喜歡雪兒。
除了外表美麗動人,雪兒行事離經(jīng)叛道,是一代人精神偶像;著裝風格突出,至今被許多女明星模仿,是超越時代的時尚女王;
做歌手,她得過格萊美;
后來去做演員,她又拿到奧斯卡。
而且她職業(yè)生涯超長,2013年她還在出新專輯,2018年她72歲,仍然在演電影,到2022年她76歲,還在跟36歲的音樂制作人男友戀愛。
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,在紐約大衛(wèi)·格芬就與創(chuàng)造了CK的設計師卡爾文·克雷恩(Calvin Klein)、藝術家安迪·沃霍爾玩在一起,可謂相識于微時,常在卡爾文·克雷恩的家里聚會。
大衛(wèi)·格芬跟卡爾文·克雷恩尤其要好,他們年齡相仿,還都出身猶太移民家庭,上世紀九十年代CK公司陷入危機,大衛(wèi)·格芬不但提供資金支持,折價收購了公司的6200萬美元債務——實際上就是一筆無息個人貸款,還幫他解決了企業(yè)管理結構轉型等問題,可見大衛(wèi)·格芬在關鍵時刻的義氣與實力。
大衛(wèi)·格芬如何從窮小子
變成權勢人物
大衛(wèi)·格芬的事業(yè)版圖橫跨娛樂時尚小眾文化圈,堪稱見證歷史的人物。
而他本人,出身貧寒。
他本是布魯克林一個貧窮猶太移民家庭的孩子,奇跡般的白手起家,這種的故事只可能發(fā)生在上世紀的五六十年代。
他的故事,要先從他的神奇母親巴蒂亞(Batya)講起。
一開始這是個漂洋過海的愛情故事。
大衛(wèi)·格芬的母親巴蒂亞生于烏克蘭地主家庭。1930年她23歲,在巴勒斯坦英屬托管地做裁縫,遇見了從美國來旅行的亞伯拉罕·格芬,她不會講英文,但他們都是猶太人,可以用意第緒語交談,他離開后,他們的通信還在繼續(xù)。
1931年,他回來了,跟她結了婚,帶她去了美國。兩年后他們生了第一個孩子,再過十年,生了大衛(wèi)·格芬。
然后這是個國仇家恨民族創(chuàng)傷故事。
大衛(wèi)·格芬6歲那年,巴蒂亞終于與妹妹聯(lián)系上,得知她的幾乎所有家人幾年前在大屠殺中喪生,她精神崩潰,住了6個月精神病院。
最后這是個勵志故事。巴蒂亞女士出院后重振旗鼓,開了一家緊身胸衣店,做得很不錯,承擔起養(yǎng)家重任。
小時候大衛(wèi)·格芬有點看不上父親,他讀很多書,賺很少錢,總是失業(yè)。但母親不同,大衛(wèi)·格芬說"我從她那里學到了關于商業(yè)的一切"。他回憶說母親善于砍價,就算在布魯明戴爾這種高端百貨商場,別人報價120塊,她也能泰然自若說:85塊吧?他震驚。
后來有人說,沒人記得大衛(wèi)有缺乏自信的時候,他好像一出娘胎就這么大搖大擺。這份自信也許與母親的盲目信任有關,大衛(wèi)·格芬其貌不揚,學習也不好,但母親叫他King David,說你有一雙金手,你做什么都會成功。
當然,大衛(wèi)·格芬不可能盲目自信,他不是活在媽媽懷里的小寶寶,他能感受得到社會對他的評價。
他勉強高中畢業(yè),大學讀不下去,換了好幾份工作都很快做不下去,但他有一顆極度渴望成功的心,生怕像父母這樣過一種"普通的乏味的生活",他說那樣不如自殺算了。
大衛(wèi)·格芬想要一份"既不需要學歷也不需要天賦"、還可以迅速致富的工作,有人開玩笑讓他去做娛樂經(jīng)紀,他認真考慮,真是個不錯的建議!
1964年,他21歲,通過偽造學歷,成為威廉·莫里斯經(jīng)紀機構(WMA)的經(jīng)紀人。
為了得到這份工作,大衛(wèi)·格芬撒謊說自己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(UCLA)畢業(yè)——他哥哥是這里畢業(yè)的。他聽著辦公室里的人在電話里胡扯,覺得自己完全可以勝任嘛,一轉頭就聽說同事因為學歷造假被辭退,該怎么辦?
那時他還沒轉崗,在公司郵件室工作,接下來的六個月里,他每天早早來上班,勤奮分類所有郵件——這種勤奮讓同事們厭惡,但他真的成功攔截了自己的學歷確認郵件。他用蒸汽打開信封,更換了信紙。
從這個謊言開始,大衛(wèi)·格芬開啟了自己的發(fā)展快車道。
他常說自己"沒有天賦",這并不準確,他確實不是內容的生產(chǎn)者,沒有創(chuàng)作的天賦,但他具有銳利的眼光,他有看到別人天賦的天賦,他能迅速地看到明星身上與眾不同的東西,并創(chuàng)造環(huán)境造就它們,與此同時,他還是合縱連橫高明的操盤手。
簡單地說,他懂人性。
做經(jīng)紀,大衛(wèi)·格芬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賽道,他的進展一日千里,四年后他從這家公司離開,之后變成一家經(jīng)紀公司的執(zhí)行副總裁,之后自己創(chuàng)業(yè)。
27歲他就成了百萬富翁。
在大衛(wèi)·格芬經(jīng)營的眾多明星中,約翰·列儂聲名卓著。
1980年,約翰·列儂闊別五年要發(fā)新專輯,所有唱片公司都排隊等著跟他談,大衛(wèi)·格芬要以什么樣的優(yōu)勢拔得頭籌?他只見過列儂一次,但是他不知怎么判斷出,這件事的關鍵不在于約翰·列儂本人,而在于他的妻子小野洋子。
那時,列儂正為大家都不尊重小野洋子而感到不適,他堅持要求洋子處理所有的電話,但唱片公司高管都表示要跟列儂本人直接對話。洋子回憶:家里電話不斷,所有人都是找約翰·列儂,只有大衛(wèi)·格芬找她。
大衛(wèi)·格芬跟他們簽約的時候非常爽快,甚至不要求先聽聽專輯里的歌,他們變成親密的朋友。這就是大衛(wèi)·格芬,他能讓藝人認為"他非常體貼,他讓我們做自己"。
9月22日簽約,12月8日,約翰·列儂遇刺,年僅40歲。
大衛(wèi)·格芬趕到醫(yī)院,醫(yī)生把他拉到一邊,悄悄說約翰·列儂去世了,你去告訴洋子。大衛(wèi)·格芬震驚,當然不答應。他攬著洋子,聽醫(yī)生宣布了約翰·列儂的死訊,洋子果然情緒激動,無法接受,大衛(wèi)·格芬送她回家,幫她安排接下來的一切。
由于這場災難,約翰·列儂的新專輯銷量從第八變成第一。
除了早期的亞文化圈的朋友,后來大衛(wèi)·格芬常來常往的親密朋友包括好兄弟巴里·迪勒、湯姆·漢克斯、奧普拉、斯皮爾伯格、貝佐斯等。
巴里·迪勒被稱為"殺手迪勒",他和大衛(wèi)·格芬都很強勢;都曾在威廉·莫里斯經(jīng)紀機構工作過;都是好萊塢娛樂大亨——迪勒是IAC和Expedia董事長、??怂箘?chuàng)始人,是福布斯億萬富豪榜第767名;他們還被質疑過一同參與股票內幕操作;他們還都有著名的游艇,娛樂新聞說電影明星、音樂家和大亨在迪勒的游艇和格芬的游艇之間來來去去。
因為DVF裹身裙的緣故,很多人對巴里·迪勒的妻子黛安·馮·芙絲汀寶(Diane von Fürstenberg)更熟悉,他們倆是在很后期才結的婚。
但今年5月,83歲的巴里·迪勒在自傳中說自己其實也是同性戀者。
后來大衛(wèi)·格芬隱退,人們通過他的游艇聚會來窺探他的朋友圈。
回到當年,隨著財富與影響力的累積,大衛(wèi)·格芬變得舉足輕重。他橫跨音樂、電影、劇場三個領域,從制造明星、操盤整合、掌控資源,到影響行業(yè)變革,成為好萊塢權力體系的核心人物。
接下來,他的影響力還要向哪里延伸呢?政界。
1992年,大衛(wèi)·格芬是克林頓在好萊塢的最大贊助人,不遺余力提供支持??肆诸D夫婦對他待若上賓,常常邀請他參加白宮宴會,大衛(wèi)·格芬也邀請他們到他家做客,雙方度過了一段宛如密友的親密時光。
但大衛(wèi)·格芬漸漸對克林頓失望了,2012年他在紀錄片中一臉被辜負的表情,說:"他承諾我了,但他沒做到。"克林頓承諾了什么呢?
首先是對性別友好的政策。之前美國軍隊禁止同志服役,大衛(wèi)·格芬想改變這一點,克林頓試圖兌現(xiàn)承諾,但遭到強烈反對,于是折中為"不問,不說"政策(Don’t Ask, Don’t Tell)。
大衛(wèi)·格芬能折中嗎?不,他認為折中就是背叛。他不接受,并且要公開表達他的不接受,登大幅廣告讓所有人都知道他的不接受。
最后大衛(wèi)·格芬與克林頓完全決裂,是因為克林頓沒有赦免倫納德·佩爾蒂埃。
倫納德·佩爾蒂埃是一名美國印第安人運動活動家。1975年,松樹嶺印第安保留地爆發(fā)了一場槍戰(zhàn),倫納德·佩爾蒂埃被控殺死兩名FBI探員,被判終身監(jiān)禁。這個案子有種種爭議:民族問題、是否自衛(wèi)問題,以及證據(jù)和證人也有種種破綻。
因此,很多人權人士要求赦免倫納德·佩爾蒂埃,大衛(wèi)·格芬也積極努力,向克林頓施壓??肆诸D卸任前有大規(guī)模赦免,是否赦免倫納德·佩爾蒂埃似乎在毫厘之間,但出于種種現(xiàn)實考慮,他仍然沒有這么做。
此后,大衛(wèi)·格芬公開與他決裂,他說克林頓夫妻一次也不愿意支持他們相信的東西。
大衛(wèi)·格芬與克林頓的交惡沒有到他為止,2007年,他也公開反對希拉里,那時候所有人都以為希拉里會贏,但他偏偏說他們夫妻倆都是騙子,說她不會當選。
他轉而去支持奧巴馬,有新聞說"他帶領好萊塢轉向奧巴馬"。
大衛(wèi)·格芬的變化之路
大衛(wèi)·格芬生于1943年,那時美國社會沒有那么開放,同性戀被視為心理疾病和犯罪,到1973年,大衛(wèi)·格芬已經(jīng)30歲,同性戀才不被社會定義為疾病,但整個社會仍然對他們諱莫如深,直到2015年,同性婚姻才在美國全國范圍內合法化,這一年大衛(wèi)·格芬已經(jīng)72歲。
所以對于生于上世紀四十年代的人來說,他們傾向于隱瞞自己的性向。
大衛(wèi)·格芬在人生的前幾十年很掙扎。他說很早就和男性有過性關系,但他從不承認,反正他決定自己是直男。
在他的掙扎期,他也曾走進異性戀關系,之前我們說過,30歲那年,他愛上了歌手雪兒(Cher),也許部分原因也是為了向大家、也是向自己證明。
但大衛(wèi)·格芬和雪兒的愛情,朋友們并不看好,形容為:奇怪的情侶。雪兒回憶說:他的朋友覺得我對他來說太蠢了,我的朋友覺得他對我來說太古板了。
熱戀18個月后,兩人分手,因為雪兒移情別戀了。1975年6月,在與前夫離婚4天后,雪兒跟搖滾歌手格雷格·奧爾曼結婚,大衛(wèi)·格芬注定只是幫助她離婚的過客。他也很傷心,說這是他一生中最痛苦的經(jīng)歷之一。
1976年,一件更痛苦的事發(fā)生在大衛(wèi)·格芬身上:他被診斷患有膀胱癌。
在那個年代,癌癥就等于死亡,大衛(wèi)·格芬停掉工作,回顧33年人生,痛定思痛,決定誠實面對自我,接受自己的真實性向。四年后,他發(fā)現(xiàn)癌癥是誤診,他死不了了,但心態(tài)也回不去了。
這之后,邁克爾斯之前,大衛(wèi)·格芬當然是有過同性緋聞的,其中有一段中國觀眾恐怕難以接受,是基努·里維斯。但那時《名利場》采訪基努·里維斯,他說都還沒見過大衛(wèi)·格芬呢。
大衛(wèi)·格芬回歸自我之后最著名的戀情,還是與夫夫離婚案中的多諾萬·邁克爾斯。
邁克爾斯來自密歇根州一個小城市,是一個家庭里13個孩子中之一,自述18個月大就開始寄養(yǎng)生涯,在各種寄養(yǎng)和集體之家長大,成長中常遭受身體和情感虐待。
其實當時和大衛(wèi)·格芬交往期間,媒體也曾深挖他,采訪他的朋友,朋友說不出來什么,只說他超級保密,很少透露自己的過去。
邁克爾斯曾三易其名,原名大衛(wèi)·阿姆斯特朗,成年后搬到佛羅里達州,更名布蘭登·福斯特,在邁阿密同性戀俱樂部跳舞,也做限制級收費直播,認識大衛(wèi)·格芬時他23歲,在紐約做模特,名叫多諾萬·邁克爾斯。
比較驚人的是,2023年一篇報道中,他一位前女友說,其實他只跟女性約會。但她也表示,不驚訝于他跟男性結婚,因為他就是那種人,會一頭扎進任何冒險里,而且他對男性很有吸引力……
現(xiàn)在大衛(wèi)·格芬和邁克爾斯的案子還在流程之中,美國媒體總體傾向于相信多諾萬·邁克爾斯的控訴,不少網(wǎng)友也對他抱有一份同情,比較典型的評論是"如果一個人在別人的鍍金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中花了將近十年,難道他們不應該有所表示嗎"。
如今離婚案尚未塵埃落定,對于大衛(wèi)·格芬來說,八十多歲陷入熱戀,為愛瘋狂,早已超脫世俗評判,而年輕的多諾萬·邁克爾斯是否能得到他想要的,也讓我們拭目以待。
大衛(wèi)·格芬奇幻人生
大衛(wèi)·格芬曾在紀錄片中回憶自己年輕時的夢想:每周賺1000美金,有一輛凱迪拉克敞篷車,在布魯克林主干道海洋公園大道上有一間公寓。
這個夢想在當時絕對奢華。以1970年為例,美國人年收入中位數(shù)不足5000美元。但借時代東風,大衛(wèi)·格芬成了超級富豪,這些夢想在如今的財富面前,顯得不值一提。
下面請欣賞他擁有過的比弗利豪宅杰克·華納莊園,它被稱為"好萊塢黃金時代的最后一個完好無損的豪宅"。
這座莊園占地3.8公頃,原主人是華納,1990年大衛(wèi)·格芬花4750萬美元買下來,說它看起來像凡爾賽。30年后,2020年,他把它賣給了貝佐斯,價格1.65億美元,刷新了加州房屋成交紀錄。
這座莊園是大衛(wèi)·格芬最著名的豪宅,除此之外,他還有其他比弗利豪宅數(shù)座、馬里布卡本海灘豪宅多棟、紐約第五大道頂層公寓多處等。
邁克爾斯控訴大衛(wèi)·格芬的其中一點有,大衛(wèi)·格芬突然通知他從某間公寓里搬走,讓他落入無家可歸的境地,不知是哪處公寓。
很多年前,大衛(wèi)·格芬就以高昂的價格購買這些房產(chǎn),不止一次打破當?shù)赝确慨a(chǎn)價格紀錄,但他的樂趣不在于擁有,他往往在持有若干年之后,以一個更加高昂的價格賣出,多年的財富生活教育他,只有核心資產(chǎn)才有價值。
房產(chǎn)之外,還有車。大衛(wèi)·格芬夢想中的敞篷凱迪拉克,實現(xiàn)方式為私人游艇和飛機。
眾所周知,大衛(wèi)·格芬有一艘名叫旭日(Rising Sun)的豪華游艇,從甲骨文老板拉里·埃里森手上買的,接待過各路名流。其實他還擁有過另一艘,名叫Pelorus,3億美元買的,沒留多久就賣給了阿布扎比王室,這筆交易有點虧,價格是2.84億美元。
比豪宅更昂貴的是游艇,比游艇更昂貴的,是大衛(wèi)·格芬的藝術品收藏。
洛杉磯當代藝術博館首席館長曾說:關于戰(zhàn)后美國藝術的代表性收藏品,沒有人能與大衛(wèi)·格芬匹敵。但整體他的收藏比較神秘,他很少把藏品借給博物館。
2013年人們估計他的收藏價值11億美元,2023年估計價值23億。比較近的成交新聞是,2016年他售出兩幅畫,價格5億美元。
當然,億萬富翁大衛(wèi)·格芬也以大手筆的慈善著稱。
他2002年就給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醫(yī)學院捐過2億美金——沒錯,他冒名過這所大學的學生,醫(yī)學院為他更名為大衛(wèi)·格芬醫(yī)學院。之后他可查的追加捐贈也超過1.46億。
同樣因為他的大額捐贈改名字的,還有韋斯特伍德劇場,改名叫格芬劇場;耶魯大學戲劇學院,改名耶魯大學大衛(wèi)·格芬戲劇學院;林肯表演藝術中心的一個廳,改名叫大衛(wèi)·格芬廳;哥倫比亞商學院的一個樓,命名大衛(wèi)·格芬樓……有爭議,同時也確實是實打實的慈善,人們因此受益。
這就是大衛(wèi)·格芬的夢想成真。
從移民后代、布魯克林的高中畢業(yè)生,到娛樂行業(yè)最富有最有影響力的人,性格、時代、運氣等一同塑造了他的成功,大衛(wèi)·格芬的人生是典型的美國夢敘事。
成就與慈善之外,大衛(wèi)·格芬是個什么樣的人呢?
流傳最廣的說法來自霍華德·羅森曼,他是《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》的制片人之一,他說:如果他是你的朋友,他會為你做任何事,如果他是你的敵人,那你還是自殺吧。
很多人對大衛(wèi)·格芬有類似評語。搖滾歌手這么說:他不會高高在上地以職位壓你,他的態(tài)度是,我比你更了解你,你想讓我知道的我知道,你不想讓我知道的我也知道,所以,你覺得我是做你的朋友,還是你的敵人?
他在一個最好的時代追尋自己的美國夢,非常講義氣,但也非常難搞,他堅持、殘酷、直接,壓迫性強,掌控欲強,攻擊性強,"令人恐懼"。
這大概是男性社會中他能成就巨大事業(yè)與財富的某些原因,大佬們大都如此。
當年呼風喚雨,游走于娛樂業(yè)、商界和政界,然而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,現(xiàn)在年輕人已不知道大衛(wèi)·格芬是誰,離婚新聞出來,美國網(wǎng)友也評價"這誰啊"。
大衛(wèi)·格芬與鮑勃·迪倫、約翰·列儂、斯皮爾伯格等不同,那些是藝術家,是核心創(chuàng)作者,而大衛(wèi)·格芬,是識別他們的人,是使他們的作品利益最大化的人,是攢局的人,直至如今,他也仍然在他的游艇上,為當下的頂級富豪們攢著局,經(jīng)營著社會背后千絲萬縷,草蛇灰線的故事脈絡。
風云變幻記憶時間只有七秒的社交媒體可能不認識他了,但歷史書上肯定有他的身影,因為對于美國這五十年的娛樂圈來說,不可能沒有他的名字,他左右過多少大事的進程。
大半輩子居住在紐約的作家張北海曾說:戴著任何色彩的眼鏡——粉紅、正紅、粉藍、正藍——來看紐約的人不久總會發(fā)現(xiàn)紐約要比他們想象的要更現(xiàn)實、更有人性味、更荒謬、更殘酷、更豐富。
居住在這座迷幻而離奇的城市,考驗的是實力,運氣和節(jié)點,強者們習慣殺戮,弱者們經(jīng)常反殺,這場年齡相差50歲的離婚案,注定只是紐約潮人們飯后的談資,而故事里的主角注定承受各自的傷痛與命運。
作者:言文文
責任編輯:Miss H
出品:藍小姐和黃小姐
文字原創(chuàng),配圖來源于網(wǎng)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