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|蘿吉
作為汽車媒體人,創(chuàng)作內(nèi)容時盡量保持客觀,應該是基本素養(yǎng),但是內(nèi)心對不同車企的個人好惡,其實是很難抑制的。對我來說,整個汽車行業(yè)能讓我稱之為黑粉的品牌有三個——蔚來、小鵬和小米。
不過我自認不算是頑固的無腦黑,當一個品牌對我眼中的 " 黑點 " 進行改進后,我甚至可能原地黑轉(zhuǎn)粉。小鵬 P7+、小米 YU7,都讓我對這兩個品牌的觀念大幅轉(zhuǎn)變,而樂道 L90 上市后,我也基本可以脫離 " 蔚來黑 " 的群體了。
論對產(chǎn)品優(yōu)點的了解,黑子肯定比不上粉絲,但是對一個品牌取得的進步,黑粉反而會比粉絲更敏感。今天我就以 " 蔚來黑 " 的角度,聊聊樂道 L90 讓我感受到的進步。
聊 L90 之前
談談我之前為啥是 " 蔚來黑 "
一個詞概括我對蔚來的看法,就是 " 擰巴 "。
初期定下高端豪華路線,把服務、換電當做樹立品牌的根基,堅持自研三電、輔助駕駛、甚至智能手機的技術(shù)形象,這些本身沒有問題,也是蔚來初期收獲擁躉的關(guān)鍵。
但是最終呈現(xiàn)出的產(chǎn)品,沒能打動足夠的消費者,有限的銷量遠不足以攤薄研發(fā)和運營成本,應當降本、增效,果斷降價的時候,又受到前期立下的 " 蔚來不降價 "flag 的束縛,推出了同樣擰巴的 BaaS 租電策略,給出了有史以來汽車界最復雜的購車服務,最終銷量提升一般,虧損壓力卻愈發(fā)嚴重。
樂道、螢火蟲兩個子品牌,本該像小鵬 MONA 一樣通過討好低門檻、大眾化的消費者來提振銷量,但螢火蟲卻走了極難成功的個性化精品小車路線,雖然價格被盡力壓低到了 10 萬出頭,受眾面卻被自己的另類風格鎖死。
對于這些槽點,蔚來粉肯定有很多話來反駁,但這不是今天的重點,之所以提到這些,還是為了接下來說清楚樂道 L90 的改變做鋪墊。
樂道 L90 打動我的
絕不僅僅是價格
樂道 L90 上市后的一片好評,大多是沖著它的價格,畢竟一臺 5 米 1 多、支持換電的大型純電 SUV,起售價只有 26 萬多,頂配還不到 30 萬,確實太炸裂了,即便我這個已經(jīng)死心的黑粉,也無法無視它的熱度。
但真正打動我的,遠不止價格。之前我對蔚來看不順眼的地方,在這款車上幾乎都得到了解決,甚至超出了我的預期。
1、 造型原創(chuàng)中庸大氣,不抄襲不耍個性
不知道為什么,在這個汽車設計五彩繽紛的時代,樂道 L90 卻全系都采用了非常低調(diào)、甚至有些單調(diào)的配色,銀、棕、金、白、黑,看起來有五種顏色,但除了基礎(chǔ)的黑、白之外,銀、棕、金的格調(diào)都很相近,沒有任何特別抓眼球的配色。
正因如此,樂道 L90 的外觀沒有給到我很深的第一印象,但是多看幾眼,就會感覺越來越耐看,全車沒有任何不協(xié)調(diào)、或讓人感覺不適的設計,實現(xiàn)了一臺標標準準大型 SUV 應有的比例和姿態(tài)。
最后還有一點,L90 給人一種舒服的熟悉感,這是因為它本身就是一臺大型 SUV 應有的樣子,但這種熟悉感的背后,絲毫看不出對某些品牌的 " 致敬 "。對于造型設計有精神潔癖的人,應該能體會這種 " 不致敬 ",在當下到底有多可貴。
2、一個超大前備箱表明," 空間呆子 " 已經(jīng)變成 " 空間大師 "
樂道 L90 的內(nèi)飾氛圍中規(guī)中矩,坐進車內(nèi)之后,這款車真正打動我的,是它的舒適度。
客觀地講,作為一臺 5 米 1 多的大型 SUV,樂道 L90 的內(nèi)部空間其實不算出彩,不管是車身比它大一些的領(lǐng)克 900、還是車身小半圈的理想 i8,二、三排的空間其實都要更寬敞些。
按照我的乘坐習慣,調(diào)整好前兩排座椅后,我坐進 L90 的第三排,腿部基本上就沒什么多余空間了,但是,在我從二排換到三排后,身體各個部位的舒適度,都沒有明顯降級。在空間有限的情況下,L90 沒有在座墊厚度、高度和靠背角度上耍心思,做到了空間不富裕,但坐著很舒展的狀態(tài)。
而 L90 最令人驚艷的,是儲物空間。純電車型沒有前備箱,一直是蔚來的一大槽點,即便是以空間著稱的 L60,也同樣沒做出前備箱。但是到了 L90,卻突然 " 進化 " 出了一個空間巨大,設計師還極富想象力地在前方做了開口,前艙蓋打開后,形成一個能遮陽擋雨的完美 " 釣魚位 "。
前備箱在純電車型里早就不稀奇,但空間大多只是一個補充,樂道 L90 的前備箱,則已經(jīng)大到可以放置一些大型物件,這就不再僅僅只是 " 補充 " 的角色了,而是真正緩解了三排座 SUV 一直難以解決的儲物痛點。
除此之外,樂道 L90 的后備箱也另有乾坤,蓋板下方 " 挖 " 出了一大塊下沉空間,一般這種設計,也多用來放置一些零碎物品,但 L90 這塊下沉空間,也大到足以輕松放下一個登機箱。
不客氣地說,此前的蔚來系的產(chǎn)品,很多都是 " 空間呆子 "。如今不夸張地說,樂道 L90 已經(jīng)成為名副其實的空間大師。
3、放棄無意義的盲目堆料
蔚來是一個極其喜歡堆料的品牌,早期第一代的 ES8、ES6,都全系標配雙電機四驅(qū)、空氣懸架、激光雷達,去年 2 月上市的第二代 ES8,直接堆了 4 顆 Orin-X 芯片,超千 TOPS 的變態(tài)算力,放到今天依然遠超行業(yè)平均水平。
顯然,硬件的堆料,并沒有帶來與之匹配的實用性能。
相比之下,樂道品牌的風格就完全變了。四驅(qū)不再是標配,智駕砍掉激光雷達,芯片采用了更匹配性能單顆 Orin-X 芯片,智駕不再作為樂道的核心賣點。
宣稱處于智駕第一梯隊的車企,已經(jīng)足夠多了,相比之下,一臺不以智駕為賣點、能將實用性發(fā)揮到極致、又盡量壓低價格門檻的產(chǎn)品,才是當下最稀缺的。
4、不耍小心機,簡單粗暴地展現(xiàn)誠意
功能配置方面,L60 讓我們看到,蔚來學會了 " 該省省 ",而到了 L90,蔚來延續(xù) " 該省省 " 之外,也學會了 " 該花花 "。
L90 的整體價位雖然比 L60 高不少,但 L90 的性價比,其實比 L60 要高很多。此前說 L60 性價比高,主要體現(xiàn)在蔚來產(chǎn)品體系內(nèi),而 L90 的性價比,放到整個市場上,都沒什么可挑的。
前懸架升級雙叉臂,全車電吸門、電動前 / 后備箱、前后門隔音玻璃、35 英寸 HUD 抬頭顯示器、電動方向盤、前中后排座椅加熱、一、二排的座椅通風和按摩,23 揚聲器高端音響、車載冰箱……這些都是全系標配。
價格增加 1.4 萬元的 Pro 版,增加空間懸架、17.3 英寸 3K 后排娛樂屏、方向盤 / 座椅升級真皮,就算是選裝上后排右側(cè)的零重力座椅,價格也依然沒超過 30 萬。L90 的這一系列配置,放到 40 萬元價位也找不出什么短板。
需要四驅(qū)選 Ultra,不剛需四驅(qū)選 Max,實在是缺預算,Pro 版也絕對不虧。L90 的配置安排,沒有任何讓客戶感到糾結(jié)、遺憾的地方,這也是 L90 相比此前蔚來明顯進步的一點。
總結(jié)
一款車型,能扭轉(zhuǎn)一個車企的頹勢嗎?
從表象來看,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,就在最近兩年,市場上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過不止一個案例了,MONA M03、P7+ 的出現(xiàn),就將小鵬重新拉回了新勢力第一梯隊。
然而扭轉(zhuǎn)頹勢的根本,其實并不是一款車,當一個車企能打造出爆款時,反映出的是整個車企已經(jīng)實現(xiàn)了深度轉(zhuǎn)變,并具備了打造爆款的能力。
而在我看來,L90 對蔚來的意義,可能要比 P7+ 之于小鵬要更深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