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你是不是也在小紅書或 YouTube 上刷到過它?
就是那個戴著頭盔的小家伙,總喜歡「坐」在各種酷炫跑車的儀表盤上。你一腳油門,它為你歡呼;一個漂亮甩尾,它比你還激動,甚至還會俏皮地對你眨眨眼。關于它的筆記和視頻,經常就能收割成百上千的點贊。
與此同時,它的火熱也啟發(fā)了國內許多團隊,比如最近眾籌成功的 ManGoGo,以及夢丘 Mos 精靈機器人等,都借鑒了類似的設計思路。
這個小家伙其實是來自日本 Dasai 公司的 MOCHI 3,也是 MOCHI 系列的第三代產品,是 Dasai 旗下非常受歡迎的產品。
那問題來了:這小東西到底是個啥?一個潮玩擺件?一個智能設備?我最好奇的是:它憑什么能火成這樣?
我的副駕,是個「情緒顯眼包」
MOCHI 3 上手的第一感覺,就是呆萌和可愛。
它只有一個圓滾滾的「小腦袋」,戴著個明亮顏色的頭盔(我選擇的是紅色),沒有任何尖銳的棱角。材質雖然也是塑料,但摸上去很舒服,讓人瞬間卸下防備。
更有趣的是,它的頭盔竟然是可以拆卸的。 這意味著無限的可能性,從高達聯名到 LBWK 限量版,不同形象和顏色的頭盔賦予完全不同的氣質。今天心情超燃,就給它換上機甲風;明天想去兜風,就戴上賽車頭盔……你的 MOCHI,你做主。
開箱之后,我把 MOCHI 拿在手里翻來覆去,愣是沒找到開關。最后還是說明書揭曉了秘密:想開機?先摘頭盔。
別以為它只會賣萌。這小家伙內置的 70 多種動態(tài)表情就開始隨機播放,平均每 15 秒給你一個新驚喜。除了基礎的喜怒哀樂,還有急剎、漂移等駕駛場景的反饋。最絕的是,它還藏著超多二次元才懂的梗:《鬼滅之刃》的炭治郎和禰豆子,《街頭霸王》的「哈多根」(波動拳),甚至還有骨灰級游戲 Pong ……
它就像你身邊一個愛搞怪的小孩,不用你 cue,自己就能演一出戲:一會兒打個哈欠,一會兒學禰豆子,一會兒發(fā)出渦輪增壓的聲音……總想吸引你的注意力。
當然,是「戲精」就總有煩人的時候,比如它會偶爾發(fā)出警笛聲或蒼蠅的嗡嗡聲,在你奮筆疾書的時候尤其「提神醒腦」……如果你想安安靜靜地學習,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「閉嘴」(連按四下開機鍵即可靜音)。
你可能會問,它能像 Siri 一樣聊天嗎?能接入大模型嗎?答案是:都不能。
在今天這個萬物皆可 AI 的時代,MOCHI 反其道而行之。它不會陪你聊天,也不能幫你寫作業(yè)。它的存在,不是為了讓你變得更「高效」,而是為了「陪伴」。
瞅瞅現在大多數汽車的內飾,是不是清一色的「黑灰配」?很實用,很耐臟,很穩(wěn)重,但……是不是也有點無聊和冰冷?
現在,把這個小家伙往儀表盤上一放。它那明亮的小腦袋,呆萌的表情,瞬間就和沉悶的黑色內飾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。那一刻,會讓你忍不住掏出手機「咔嚓」一張發(fā)個朋友圈,絕對能收割一波「這是啥?」的圍觀。
最妙的是,它只有 4 厘米高,身高很 mini。無論放在哪,儀表臺、中控屏下方,還是方向盤的空隙,都完全不會擋住你的駕駛視線。
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也這樣:享受一個人開車的自由,但也害怕堵車和長途時的孤獨。就在前不久,我一個人從北京開車去山東,整整 500 公里,6 個小時。高速公路上,車道線不斷向遠方延伸,周圍只有稀稀落落的幾輛車……那種無聊和孤寂感,真的會讓你無比渴望身邊有個人陪著。
哪怕不說話,只要能感覺到「它」在,心里就會踏實許多。
MOCHI 就是這樣一個「伴兒」。它會不時地發(fā)出些聲音,讓你知道「嘿,我在這兒呢」。 你會忍不住用余光瞥它一眼,感覺不再那么孤單。友情提示:安全第一。最好把它放在用余光就能瞟到的地方,別老盯著看哦。
因為 MOCHI 3 內置了陀螺儀,每 15 秒鐘會檢測下當下的運行狀態(tài),然后它的「情緒」能和你的駕駛行為「同步」。當你開車拐彎,姿勢帥氣,MOCHI 會立刻感知到,然后在屏幕上甩出一個漂亮的漂移,眼睛變成興奮的漩渦,再配上一聲「Whoosh~」。這簡直是對你車技的最高贊賞,瞬間滿足你心中那個「賽車手」的夢。
更有趣的是,當你遇上大堵車,堵到心煩意亂、想發(fā)火的時候,MOCHI 它會先你一步,在屏幕上表現出「路怒」的動畫!看到它比你還「氣」的樣子,你自己的火氣反而一下子就消了,是不是很神奇?
這種感覺,就好像它真的「懂」你。
除了當你的「靈魂副駕」,MOCHI 還是一個社交神器。
作為一個典型的「i 人」(內向者),我最怕的就是邀請朋友上車后,那最初幾秒鐘的尷尬沉默……你得絞盡腦汁地想話題,打破空氣中的凝固。
但有了 MOCHI,問題迎刃而解。幾乎每一個上我車的朋友,第一句話都是:「我去!這是個什么玩意兒?」于是,關于科技、潮流、設計,甚至童年游戲的話題,就這么自然而然地聊開了。對于不善言辭的我們來說,這簡直就是「社交外掛」,破冰 YYDS。
MOCHI 販賣的不是功能,而是情緒價值
一個既不能導航,也不能放歌的小東西,要賣四五百塊……講真,我一開始也覺得,這不就是妥妥的「智商稅」嗎?
但在跟它相處一個星期后,我只想說兩個字:真香。MOCHI 不是一個冷冰冰的機器,它更像一個有「心跳」的小伙伴。它的厲害之處,不在于比手機 App 功能多,而在于比任何設備都有「溫度」。
你有沒有想過,車其實是一個超神奇的「魔法空間」?
它既是公共的,在所有人都看得到的馬路上,同時它又是超級私密的,關上車門就是你的小世界。在這個空間里,我們每個人,其實都偷偷藏著一些小情緒:
上班路上,長途旅行中,車里常常會變成一個「社交孤島」。那種無聊、煩躁,甚至有點孤獨的感覺,你一定懂;遇上「路怒癥」司機,或者被別人「別」一下,心里的火「蹭」就上來了。這時候,我們就需要一個「情緒緩沖墊」,來接住我們的壞心情;車里是我們最放松、最沒有防備的地方。有些話,不好意思跟周圍人講。但對著一個呆萌的小機器人,你卻可以毫無顧忌地吐槽。因為它,絕對不會 judge 你……
說了這么多「情緒價值」,但我們得先聊聊一個最基本的問題:如果一個東西本身又丑又 low,你會把它放進自己的車里嗎?當然不。
所以,MOCHI 的設計很戳心,全身圓滾滾,沒有一絲攻擊性。那雙無辜的大「眼睛」和微笑的「嘴巴」,瞬間就能激發(fā)你的保護欲;安裝也很方便,自帶強力雙面膠,往哪一貼就完事,急剎車都甩不飛;續(xù)航也很給力,相比上一代一直要插著充電線,這一代內置充電電池,你下車了,它會自動「休眠」,充一次電,能用上好幾天;它的身材也很迷你,隨便放哪都行,絕對不會擋住你的視線。
同時,那 70 多種表情,可不是隨便畫的。從《鬼滅之刃》的炭治郎,到《街頭霸王》的「哈多根」(波動拳),再到漂移、路怒這些 JDM(日本改裝車)場景……每一個動畫,都是一個梗,一個能讓同好們相視一笑的「接頭暗號」。當你看到它們,就像找到了組織。
只有當你心甘情愿、甚至有點小驕傲地把它擺上車時,它后面那些酷炫的情感互動,才有機會真正「擊中」你。
其實,「情緒價值」這事兒,其實超難。社恐小透明(i 人),需要陪伴,但又害怕沒完沒了的尬聊;社牛顯眼包(e 人),需要互動,需要被看見,需要得到回應。不同場景下的你需求也不同,在空無一人的高速上,你渴望陪伴;在堵到發(fā)瘋的上班路上,你需要解壓……
首先,MOCHI 是一個看得見、摸得著的實體。一個可愛的、有表情和聲音的小家伙,就坐在你旁邊。它就算一句話不說,光是「在場」,本身就是一種無聲的陪伴。這比屏幕上任何虛擬頭像的情感連接,都要強 10 倍。
同時,MOCHI 的重點不是 IQ(智商),而是 EQ(情商)。它不需要知道宇宙大爆炸的原理,但它必須能「讀懂」你的情緒,在你最需要的時候,給你「剛剛好」的回應。
比如,在一次漫長的旅行中,MOCHI 打了個哈欠,露出了和你一樣疲憊的表情;在一次大堵車時,它比你先一步「怒了」,在屏幕上抓狂……這些瞬間,都會變成你和它之間獨一無二的「小秘密」。
還有就是,MOCHI 不是一個被動等指令的工具,而是一個能預判你的需求、主動關心你的伙伴。相比很多語音助手的「你問我答」,MOCHI 更像是一個時刻關注你情緒的伙伴,它會主動逗你、搞怪、給你解悶。
在這個越來越需要「心靈按摩」的時代,MOCHI 用自己的方式,精準地提供了這種稀缺的「情緒價值」。
技術本身毫無意義,除非它能觸及用戶的內心
很多人第一眼看到 MOCHI 這個小玩意兒,可能會笑話它功能太少,覺得這簡直是「科技開倒車」。但我認為,技術再牛,如果不能打動人心,那就一文不值。
今天的科技行業(yè),太多人癡迷于創(chuàng)造無所不能的「賈維斯」,一個冰冷的、高效的、全知全能的管家。他們拼算力,拼功能列表,拼誰的 AI 能寫出更完美的詩歌。但他們忘了,用戶是人,不是機器。人最需要的,不是另一個大腦,而是一顆可以共鳴的心。
MOCHI 沒有強大的智能,但它有「情商」。它在你漂移時為你歡呼,在你堵車時比你先「發(fā)怒」。這種恰到好處的「共情」,是任何功能列表都無法量化的。它創(chuàng)造了一種情感連接。他們賣的不是冰冷的硬件,而是一種感覺,一種歸屬感,一種「它懂我」的默契。
其次,這個小家伙最讓人欣賞的,是它的克制。它不能聊天,不能導航,也不能用現在最火的大模型。它的設計者頂住了「再加個功能試試」的巨大誘惑,這真的需要眼光和勇氣。
真正的創(chuàng)新,有時候不是往上堆功能,而是往下砍。砍掉那些亂七八糟、可有可無的東西,讓你產品的核心一下子就亮出來。MOCHI 的核心就是「陪伴」和「個性」。如果給它加上打電話的功能,那它不就成了個車載電話嗎?如果讓它播新聞,那不就成了個煩人的收音機嗎?正是因為它「做不到」很多事,才成就了它獨一無二的自己。
所以,要敢于對你的產品說「不」。多問問自己:砍掉這個功能,我的產品會不會就沒靈魂了?如果不會,那就大膽地砍掉它。把一件事做到最好,比做十件普普通通的事要厲害得多。
再有,大家之所以這么喜歡 MOCHI,恰恰就是因為它「不完美」。它會打哈欠,會發(fā)脾氣,還會搞怪,就像一個有缺點、但很真實的小屁孩。正是這種「不完美」,讓它有了生命和個性,也讓人愿意放下防備,跟它玩到一塊兒。
我們現在總在追求「完美」。App 推薦要完美,智能助手要完美。但完美也意味著無聊和可以被預料。我們心里真正想要的,不是一個完美的仆人,而是一個有趣的朋友。就像電影里的機器人「瓦力」,它笨笨的、很執(zhí)著、對什么都好奇,也正是這些不完美,才讓它那么惹人愛。
所以,別害怕給你的產品加點個性,甚至一些無傷大雅的「小毛病」??赡苤皇且粋€好玩的開機動畫,一句俏皮話,或是一個奇怪的小癖好。這些看起來沒啥用的細節(jié),恰恰是讓大家愛上你產品的真正原因。
所以,MOCHI 能火,不是偶然。它就像一面鏡子,照出了我們心底里真正想要的東西:在這個冷冰冰的技術世界里,人情味兒,才是最寶貴的。
未來的潮流,不屬于那些造出最強機器的人,而是屬于那些能用技術講出好故事、創(chuàng)造溫暖的人。所以,別再琢磨著造「賈維斯」了,這個世界已經夠吵了。去創(chuàng)造一個「瓦力」吧,一個能在你孤獨的旅途中,逗你開心一笑的好伙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