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第 58 次刷完《人民的名義》的拉片解讀后,你終于下定了向上社交的決心。你從通訊錄里找到了那個喜歡在朋友圈曬大佬合照的老鄉(xiāng) / 同事 / 同學,苦苦哀求,他終于答應你,有機會帶你見見世面。
在某個工作日的下午,當你在 Excel 和 PPT 之間來回切換時,他給你發(fā)信息:" 今天晚上有大人物組局,還有他的一些朋友,我?guī)阋黄鹑ィ堰@些資源都對接給你。"
你內(nèi)心暗喜:" 他還挺靠譜 ",也覺得自己終于重要了起來。沒時間換更正式的衣服,但你慶幸今天早上出門時穿上了自己最好的皮鞋。在找到餓了么上最便宜的供應商后,你下定了決心,訂了兩瓶臺子。這畢竟是個露臉的機會。
你是第一個到的客人。很快,他們也陸陸續(xù)續(xù)地到了,你的老鄉(xiāng) / 同事 / 同學熱情地向各位大人物介紹你:" 這是我好哥們 / 姐妹,X 總,現(xiàn)在在大公司工作,很有實力,人也很靠譜,以后在咱們 A 市也多多關照 ta。"
大人物跟你推杯換盞,稱呼親切,讓你以后有什么事就找他。你受寵若驚,覺得真的是來值了。散場的時候你喝得有點多了,感覺終于成為了圈中人。
在當今互聯(lián)網(wǎng)的語境中,沒有什么比這樣的向上社交故事聽起來更有吸引力的了。它像是免費的彩票一般誘人,提供的是風險有限,但收益無限的美麗想象。不管是認為階層流動性越來越差,還是希望獲得信息差,抑或單純慕強,向上社交幾乎都是一款解決問題的萬能瑞士軍刀。
有人說可靠,有人說不可靠。但單個案例,或者都市傳說,都不免容易落入幸存者偏差之中。
那么,有沒有人用案例和數(shù)據(jù)扎實地研究過這件事背后的邏輯?
的確有,她的名字叫阿什利 · 米爾斯,一位超級斜杠青年:模特 / 社會學教授。她利用自己身為模特的 " 職務之便 ",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社會學研究,出版了專著《VIP 世界:美貌經(jīng)濟的社會學透視》,對超級富豪在豪華夜店和游艇上舉辦的超級派對進行了深入的闡述。
那么,在超級派對這場向上社交的奇妙冒險中,到底發(fā)生了什么?又有多少懷抱野心的年輕人,取得了他們所預期的成功?(以下 1-5 主要為書中內(nèi)容拆解,對客觀現(xiàn)實的描述,最后一部分是我的個人看法)
一、這是一場等級森嚴的游戲
作者在寫作這本書之前,在富豪的超級派對內(nèi)潛伏了一年半,她將這個圈子分為了四種人:
" 鯨魚 ":超級富豪;
" 女孩 ":年輕美麗的模特;
" 掮客 ":有大量女孩資源并介紹給富豪的中介;
" 生菜 ":高級別中產(chǎn)階級,如中等富裕的金融家、律師、醫(yī)生等。
這看似是無憂無慮地游樂,實則是一場等級森嚴、目的性極強的儀式。從一開始,每個人的價值就在被不斷評估、打量。豪華夜店的門衛(wèi)這么描述低價值的男人:
他簡直就是個傻瓜,襯衫皺巴巴的,頭發(fā)都沒梳過。我當時就想,我他 **** 的干嘛要讓這小子進來?他一點兒也不行。他不會給房間增添任何亮點。他什么也不會讓房間看起來更好。
女性被分成了三個等級:有頂級身體資本的模特,略有瑕疵(如稍矮、微胖)的準模特 / 好路人,以及無法達到標準的純路人。
并不只有女性被分級,根據(jù)權(quán)勢和金錢,男性也被安排在不同位置,以維系這個高度等級化的舞臺。
鯨魚總處在最中心的位置。夜店老板為了巴結(jié)他們,有時甚至不會要求他們買單,他們認為鯨魚會回報他們,比如投資自己的下一家店,或者介紹新的生意。
二流顧客生菜們則沒有這么幸運,他們在現(xiàn)場的興奮氛圍中獲得了一種 " 暫時接近大人物 " 的錯覺。他們總是付錢,因為他們也渴望 " 和那些酷酷的、漂亮的人混在一起 "。
級別更低的男顧客,則沒有桌位,只能在吧臺擠著。更差的人甚至會在門口遭到門童或保鏢公開羞辱,被拒絕入內(nèi)。
鯨魚對財富的炫耀要有意義,就得有足夠多的人見證,這就是地位較低的人能夠聚集到他身邊的原因。正如喬爾 · 波多尼的《地位信號:市場競爭的社會學研究》中所說:" 地位取決于一個人的相對位置,包括圍繞在他身邊的人的數(shù)量和聲望。"
二、為什么每個人都渴望向上社交?
沒有人是誤打誤撞走進來的。對于希望向上社交的人來說,這套等級森嚴的機制已經(jīng)幫他們過濾了低價值的人。
無論結(jié)果如何,靠近上層社會、向上社交的努力本身就可以帶來上癮般的快感。
對于女孩來說,她們有機會被接納進入一個不歡迎平庸之輩、只看重美貌的專屬世界。被富有而強大的男性注視著,或許會讓人感到刺激,尤其是在他們的注視下,女性之間產(chǎn)生了地位差異。她們進入了一個其他人通常無法擁有的專屬世界。
要維持這種 " 被看見 ",需要代價。女孩們減脂、整形、訓練體態(tài),用濾鏡調(diào)整社交媒體上的形象,用珠光遮瑕藏住疲憊。她們的身體資本往往遠高于自己的經(jīng)濟地位和收入。
她們并不全然天真:大多數(shù)女孩并不相信自己能通過這些聚會找到改變命運的機會。但她們?nèi)匀粊?,因為在這里,她們暫時從普通生活中脫離。
掮客則往往深信自己屬于這里,終將翻身。和鯨魚的相處,他們的野心也會越來越大:成為富人、成為精英、進入上層,與鯨魚比肩。
為了維持這種幻夢,他們會故意把對鯨魚的服務關系當成朋友關系,在派對上經(jīng)營人脈、交情并促成合作。
書中提到的掮客德雷(Dre)是個典型例子。他意識到自己在資源與信任上并不平等,就不斷升級穿著、購買高價西裝,希望變得跟鯨魚一樣。他總是跟作者高調(diào)地談論自己的多個創(chuàng)業(yè)項目,從音樂、影視到科技與物流,但這些項目沒有一個有下文。
他需要這些想象來證明自己接近成功,即使他始終被排除在精英圈層之外。
為什么會這樣?
三、房間里誰說了算?
在夜生活的頂層俱樂部里,房間里的人看似都擁有權(quán)力,但這些權(quán)力并不對等。女孩的美貌,讓她們有進入房間的權(quán)力,但她們?nèi)匀粵]有與鯨魚平起平坐的權(quán)力。
在這場游戲里,美貌需要鯨魚的購買。與勞動力一樣,美貌的擁有者和使用者是分離的。美貌的使用者在利用它實現(xiàn)自己的目標:結(jié)識 CEO、與億萬富翁共進晚餐、換取私人俱樂部的入場資格或早期項目的投資機會。
對鯨魚來說,美貌有兩層含義:她們是點綴,讓鯨魚看起來更出色;她們也是鯨魚榮譽的象征、身份的象征,能吸引其他人的注意。
所以作者看到的場景就是:鯨魚對和女孩聊天幾乎毫無興趣。一位鯨魚將女孩們形容為 " 家具女郎 ",因為 " 她們會在那里讓我們看起來不錯,就像布置房子一樣。" 他們只是認為,滿屋子的男人不如滿屋子的女人舒服。
對于鯨魚來說,大量的女孩在身邊,能夠證明他們有很高的社會地位,能夠讓他們炫耀其擁有的過剩的美貌。如此多女孩的美貌展示,如同展示搖晃噴灑的空香檳酒瓶:它們都是權(quán)力和財富的象征。
所以,在這種權(quán)力關系下,一旦進入游戲,女孩們就處于一種 " 默認同意 " 的狀態(tài)——她們的身體與時間都被控制;若想離開,必須獲得許可,如果擅自離開,將無法再次得到邀請。這是一種明顯的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,她們很難與鯨魚平等對話。
在派對上,女孩們要喝酒、調(diào)情,接受鯨魚的要求,否則就被視為不合格。一次,一個鯨魚把自己的水晶香檳酒瓶舉到附近女孩的面前,讓她們喝。但有一個女孩,扭過頭去拒絕了酒瓶。他立刻抓住她的下巴,把她的臉拉到水晶香檳酒瓶前。她皺起了眉頭,但他握住她的臉,把酒瓶塞進她的嘴里。
所以,盡管這場游戲讓女孩有與鯨魚接觸、向上社交的機會,但從書里統(tǒng)計出的情況來看,他們的關系往往只限于短期享樂,而不是長期戀愛或商業(yè)伙伴。
書里的一位模特兼演員,在派對上也會見一些電影導演,并跟他們保持聯(lián)系。她知道這對她來說是有益的,但她也無法評估這樣的聯(lián)系究竟能不能幫到自己。從書中訪談的案例來看,這種關系除了短暫的浪漫情愫之外,很少有其他的結(jié)果。
四、掮客的自欺欺人
掮客這個職業(yè)似乎就是為向上社交而生,這個工作最令人遐想的部分就是與精英階層的接觸。但這個職業(yè)并不體面,所以他們也從未打算長期留在這個崗位上。這個角色的最大意義就是充當跳板——通過派對、夜店、姑娘與香檳,結(jié)識有錢人、精英人脈,為未來職業(yè)鋪路。
他們相信,這樣的關系網(wǎng)值得一切投入。
許多掮客談起自己的工作,會頻繁提到一個概念:人脈資源,甚至是 " 社會資本 "。雖然他們未必讀過布迪厄的書,但他們對社會資本的認知幾乎是本能。23 歲的掮客布魯克斯(Brooks)就認為:" 我還在做這份工作,是為了人脈。我知道這些關系遲早會幫到我。"
幾乎所有掮客都這么想。他們認同社交場是一種籌碼,是通往更好生活的敲門磚。但他們忽略了一個關鍵現(xiàn)實:桌上賓主分明。與富豪同桌,反復講笑話、營造氣氛,也改變不了地位的不對等——派對結(jié)束,他們?nèi)耘f回到外圍。
這種結(jié)構(gòu)性的邊緣感甚至會壓過他們本人的出身。哪怕掮客出身富裕家庭,在鯨魚眼中,他仍舊只是一個帶美女來炒氣氛的人,無法獲得真正的合作地位,也不會被視為利益共同體。他們沒有籌碼,也缺乏能轉(zhuǎn)化的權(quán)力。
掮客們往往沒有意識到,自己向上社交,建立人脈的方式是在自欺欺人。在一起玩樂,讓掮客誤以為自己和鯨魚有了相當深厚的關系。畢竟玩樂多數(shù)發(fā)生在朋友之間,但掮客和鯨魚的玩樂具有強烈的目的性,掮客只不過是鯨魚玩樂時借用的工具。
但這足以讓掮客們自我欺騙。這種表面的朋友關系,讓雙方有了不對等的期望:鯨魚期望的是樂趣和短期聯(lián)系,而掮客期望的是階級躍遷和長期關系。因此,掮客努力把鯨魚變成朋友,試圖抹去交易的痕跡,營造一種 " 我們很熟 " 的假象。
五、向上社交的核心仍舊是權(quán)力結(jié)構(gòu)
掮客以為問題的根源在于自己身上的職業(yè)標簽。即使是最擅長以掮客身份建立人脈的人,也不太喜歡這個標簽。在遇到一位新富商時,為了不被看輕,掮客會自稱為 " 顧問 "。
從說話方式到穿衣風格,從品味選擇到價值判斷,階層差異無處不在,這是掮客們難以補上的短板。更何況,社會資本也講來源。一個人是如何獲得關系的,決定了這些關系是否能被承認、能否轉(zhuǎn)化為機會。一個靠遞香檳認識你的朋友,和一個在商學院或投行認識你的朋友,地位永遠不同。掮客再怎么把鯨魚們當朋友,也無法掩蓋這個事實:他們是作為鯨魚的服務者出現(xiàn)的。
所以他們知道這個職業(yè)意味著邊緣,意味著輕浮,也意味著不被真正當回事,意味著沒有權(quán)力。
因為沒有權(quán)力,所以無法真正使用這些人脈。掮客和鯨魚之間的文化距離與階級落差,使他們始終處在看得見進不去的邊緣位置。也許醉酒后會有一些場面話,但醒來后,沒有哪個鯨魚會認真地和掮客做生意,也不會依賴掮客來促成生意。
掮客確實有人脈,也認識鯨魚。但是鯨魚喜歡掮客只是為了派對,而不是為了做生意。然而這并不妨礙鯨魚向掮客兜售加入大人物行列的夢想。畢竟,鯨魚還需要掮客叫來女孩,組織派對。
掮客最大的錯覺就是:以為陪伴能換來信任,以為熱鬧能換來機會。他們忽視了一個冷酷的事實:資源的集中越來越極端,精英圈層的邊界越來越堅固。這不是他們提供女孩資源就能打開的一個大門。
馬克斯 · 韋伯說," 某社會關系可能為參與者提供滿足精神或物質(zhì)利益的機會 " 的時候,這種關系尤其容易呈現(xiàn)封閉狀態(tài)。為了保持這種封閉,他們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用來排斥其他人的進入。
六、回到我們所處的現(xiàn)實
與兜售 " 男人是渠道,情感是技能 " 的情感博主一樣,向上社交似乎提供了一條直通成功的捷徑,渴望通過精巧的運營突破階層的限制。然而,正如米爾斯在她的書中所描述的,向上社交并非只關于社交技巧,更是深刻的階層壁壘、資源的不對等和結(jié)構(gòu)性的排斥。
與西方不同,向上社交對于身處東亞的我們?nèi)匀挥袃蓚€層面的致命吸引:
1、做題家的思維慣性。似乎只有完成了社會布置給我們的題目,考一個比別人更高的分數(shù),人生的意義才算完整。
2、千年來的農(nóng)業(yè)社會傳統(tǒng)使得我們極端厭惡不確定性。我們需要通過顯得聰明,做得聰明來表現(xiàn)自己的掌控力和能力,減少面對不確定性時的焦慮感。
社交媒體在加劇我們的焦慮。每次刷屏,我們都不可避免地看到他人精心包裝出來的理想化自我,完美無瑕的生活、無比成功的事業(yè)。雖然這可能是選擇性展示,但我們總會不自覺地將自己與他們比較。焦慮、低自尊和負面自我評價悄然滋生。我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足夠好,是否需要用向上社交讓自己變得更好。
進入那個房間并不一定能獲得改變?nèi)松臋C會。但無論如何,當你受邀時,你已經(jīng)具備了價值,但這種價值可能跟你預想的不一樣。你可能只是作為一個景觀或觀眾出現(xiàn)的,并不一定具備和其他人平起平坐的權(quán)利,來參與想象中的資源共享。
這就是為什么,社交的功夫在社交外。社交就是交換。如果你沒有被需要的資源、能力或話語權(quán),再高明的寒暄、再巧妙的破冰,最后都只是自我感動而已。
不過,即便你沒能被邀請進入房間,也不用灰心。因為并不是只有被權(quán)力看見的人,才算有價值。你有權(quán)塑造你自己,而不是被他人塑造自己的期望。當你明白這點,或許就能從失敗感里脫身出來。
向上社交本身就是難以掌控的游戲,你更需要把注意力放回自己真正能掌握的領域里。你的人脈當然有價值,但這并不能完全定義你。別人看待你的方式,與你看待別人的方式并沒有不同:ta 到底有著什么樣的權(quán)力?而這,并不是向上社交能夠解決的問題。
關于我:17 歲之前是小鎮(zhèn)做題家,在著名的中國人民幣大學學了跟人民幣最相關的專業(yè),在國企和互聯(lián)網(wǎng)做了跟專業(yè)距離最遠的工作。愛讀書、愛電影、愛音樂、愛寫作,致力于用多學科的角度解析現(xiàn)實,尋求當下復雜問題的答案。
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:九索,作者:社會小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