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【【前言:vivo 的大折疊,每次都有點新玩意】】】
熟悉 vivo 手機的朋友可能知道,他們家的 " 大折疊 " 自誕生以來,在具體的產(chǎn)品定位上似乎就一直處于一種 " 反復探索 " 的姿態(tài)。
比如最初的 vivo X Fold 和 X Fold+,都很明顯是偏厚重的 " 全能旗艦大折疊 "。到了 X Fold2 上,vivo 則轉向了 " 超薄身形 ",憑借展開 6.07mm、折疊后僅 12.9mm 的機身厚度,刷新了大家對于 "vivo 大折疊 " 的固有印象。
在這之后,2024 年的 vivo 則沒有進行選擇,直接推出了 X Fold3 Pro 和 X Fold3 兩款大折疊。其中,前者厚實全能,搭載旗艦 SoC、超大底主攝 CMOS,而且還有當時大折疊中少見的潛望式長焦;而后者則憑借著成熟的硬件方案,全力追求輕薄設計的極限,同時更是提供了難得的低價格門檻。
那么當時間來到 2025 年之后,vivo 的大折疊又要往哪個方向發(fā)展呢?
_ueditor_page_break_tag_
【【【外觀:4.3mm+217g,再次定義大折疊輕薄極限】】】
首先,至少到目前為止,vivo 的 2025 年度大折疊有且只有一款,那就是 X Fold5。
盡管 vivo 方面在發(fā)布會上宣稱,這款機型的目標是 " 輕薄超越 X Fold3、體驗對標 X Fold3 Pro"。但從這個一 " 超越 " 一 " 對標 " 的用語不難看出,X Fold5 的產(chǎn)品定位其實還是更接近于 vivo X Fold3 的后續(xù)產(chǎn)品。
那么 X Fold5 到底有多薄呢?根據(jù)官方公布的信息來看,它這次嚴格意義上其實有兩種尺寸和重量版本。其中的 " 鈦色 " 版本展開態(tài)厚 4.3mm、折疊態(tài)為 9.2mm、重 217g,綠色及我們手頭的這款白色版本,則是展開態(tài) 4.55mm、折疊態(tài) 9.7mm、重量為 226g。
前代的相機凸起設計
X Fold5 的相機凸起
與前幾代的 vivo 大折疊相比,X Fold5 不只是機身主體部分明顯更薄,而且其后攝模組的凸起形狀也要簡潔很多,造型上更接近微單的 " 餅干頭 "。
而且因為 X Fold5 的后攝凸起程度控制得很好,這就意味著它在如今的一眾 " 超薄大折疊 " 里,成功避免了后攝部分太大、機身太薄而導致的 " 頭重腳輕 " 問題,因此有了不錯的整體手感。
此外,X Fold5 也不只有著超薄的好手感,它還在業(yè)內(nèi)率先實現(xiàn)了大折疊里唯一的 IPX8/IPX9/IPX9+ 防水、IP5X 防塵,以及 -20 攝氏度整機防凍。
尤其是 "IPX9+" 防水,就意味著 X Fold5 不只是能夠在水深 1 米的環(huán)境下確保整機不會進水損壞,甚至還可以在水中進行多次機身開合。雖然我們并不覺得會有人將 X Fold5 泡在水里使用時,還會開合它的屏幕,但從現(xiàn)實使用場景來說,這至少意味著 X Fold5 在大雨或泳池環(huán)境中,依然可以作為折疊屏手機正常使用。
最后,關于 X Fold5 的超薄設計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的地方,就是它雖然比前代明顯更輕更薄,但在如今流行的高硅高密度電池(vivo 稱之為藍海電池)技術加持下,其電池容量卻反而增加到了 6000mAh。
而且在配備了超薄高密度電池的前提下,X Fold5 依然還能保持最高可達 80W 的有線快充,這算得上是非常難得了。
_ueditor_page_break_tag_
【【【性能:搭載第三代驍龍 8,調(diào)校很到位】】】
正如我們在本文開頭就講到的那樣,vivo X Fold5 的產(chǎn)品定位中包含了 " 體驗追平 vivo X Fold3 Pro" 這一條,這實際上就已經(jīng) " 劇透 " 了它所采用的 SoC 方案。
vivo 這次并沒有為 X Fold5 搭載驍龍 8 至尊版 SoC,取而代之的是它沿用了此前 X Fold3 Pro 的第三代驍龍 8 方案,基于臺積電 4nm 制程,以及最高主頻為 3.3GHz 的 "6 大 2 小 "CPU 設計。
由于驍龍 8 至尊版的性能提升幅度非常大,所以這可能就會讓有的朋友擔憂,vivo X Fold5 采用的第三代驍龍 8 還夠用嗎?
首先我們注意到,X Fold5 配備了體質(zhì)不錯的 UFS4.0 閃存。對于搭載第三代驍龍 8 平臺的機型來說,X Fold5 里的閃存已經(jīng)算得上是很 " 拔尖 " 的水準了。
GeekBench 6.4 常溫 CPU 性能
其次在夏季的室溫環(huán)境下,X Fold5 的 CPU 測試結果表明,這臺大折疊的性能釋放做得意外的非常激進。它甚至比很多同平臺的直板旗艦表現(xiàn)都更好??雌饋?vivo 方面在發(fā)布會上宣稱他們與高通進行了深度聯(lián)調(diào)這件事,確實所言非虛。
不過在相同的場景下,X Fold5 的 GPU 性能釋放則相對保守。特別是在 Solar-Bay 光追測試中,我們手頭這臺 X Fold5 的成績幾乎只相當于其上代平臺的水準。
那么這是為什么呢?我們認為,X Fold5 選擇將 CPU 的性能置于了遠超 GPU 的地位,是考慮到了大折疊偏向辦公、生產(chǎn)力的分屏多任務使用場景,所以這樣的性能調(diào)度邏輯確實沒什么問題。
那么如果給 X Fold5 加上外置散熱措施呢?毫不意外的是,它的 CPU 性能釋放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。按照我們的測試體系,它在常溫和低溫環(huán)境下的 CPU 性能差異為 6.8%,算是比較明顯的 " 吃散熱 " 的設計。
當然,更驚人的提升發(fā)生在 GPU 的性能測試中?;蛟S是因為 X Fold5 能夠 " 感知 " 到我們加上了外置散熱措施,它此時的 GPU 性能釋放明顯積極了很多,3DMARK 成績一下子就跑到了位于第三代驍龍 8 機型的前列。
在安兔兔評測中,我們手頭這臺 16GB+1TB 的 vivo X Fold5,跑出了常溫 191 萬 3 千 9、低溫環(huán)境 219 萬 4 千 4 的綜合成績,溫差所導致的總體性能差異幅度為 14.7%。有一說一,這其實已經(jīng)要比很多其他折疊屏機型的性能穩(wěn)定性要高得多了。
_ueditor_page_break_tag_
【【【體驗:耳機、手表、Mac 和 iPhone 全打通,完美的 " 蘋果搭子 "】】】
有了超薄的體型、同級別平臺里出類拔萃的性能調(diào)校,再加上本身產(chǎn)品定位所必然導致的較低價格門檻,乍看之下,vivo X Fold5 似乎就是一款性價比更高、同時更好看的時尚大折疊?
或許如此,但 vivo 還給這款機型帶來了一個非常特別的賣點,那就是讓它成為蘋果設備用戶絕佳的 " 生態(tài)搭子 "。
首先,X Fold5 成為了史上首款打通 Apple Watch 的安卓手機。在連接到 Apple Watch 之后,它支持在 Apple Watch 上顯示通話、短信、通知,同時也能同步 Apple Watch 的健康監(jiān)測數(shù)據(jù)。
其次,X Fold5 還兼容 AirPods 系列無線耳機,并且不只是可以使用這些耳機,而且能夠顯示電量,甚至是可以在 X Fold5 上控制空間音頻算法的開關。
甚至,X Fold5 還能兼容 AirPods 的設備查找功能。
除此之外,還可以將 X Fold5 作為 iPhone 的 " 副機 ",在配對后就可以流傳 iPhone 的電話、短信、通知。這樣一來,X Fold5 就能 " 替 "iPhone 實現(xiàn)后者目前還不具備的號碼識別、防詐功能。而且 X Fold5 的通知膠囊也能自動識別來自 iPhone 的驗證碼,甚至它還支持給 iPhone 反向充電。設想一下,當 iPhone 恰好沒電的時候,X Fold5 便不僅可以為之 " 續(xù)命 ",甚至還能讓它變得更好用一點。
最后,與目前其他的一些旗艦手機一樣,X Fold5 也支持遠程控制 Mac 電腦(以及常規(guī) PC)。
從我們的實測來看,vivo 的工程師明顯針對 Mac 的操作習慣做了不少適配,X Fold5 內(nèi)置的虛擬鍵盤、操作中心等,都完全符合 Mac 的功能布局。
甚至,我們還嘗試將 Mac 連接超寬屏顯示器、再 " 流轉 " 到 X Fold5 上。即便是面對非標準的顯示比例,X Fold5 也并未出錯,表現(xiàn)出了很高的實用價值。
_ueditor_page_break_tag_
【【【影像:全焦段后置三攝,配置和體驗都超越上代旗艦】】】
最后,我們來看看 X Fold5 這一次的影像設計。
從硬件層面來說,X Fold5 的后攝是由三枚攝像頭組成,分別是 1/1.56 英寸、23mm 等效焦距的 " 超感光 VCS 仿生主攝 "IMX921,1/2 英寸、70mm 等效焦距的 IMX882 潛望長焦,以及 1/2.76 英寸、15mm 等效焦距的 JN1 超廣角。
從基礎的變焦樣張來看,X Fold5 的變焦素質(zhì)確實是遠超預期,它的這顆 IMX882 長焦足以支持到 20-50 倍焦距的清晰畫質(zhì)。雖然這款 CMOS 在如今的影像旗艦機型里其實算不上特別大,但它的優(yōu)勢一方面在于支持全像素對焦,對焦速度和范圍都超過了前代機型 X Fold3 Pro 的長焦方案。
另一方面,vivo 也很明顯地將影像大模型引入到 X Fold5 中,使得其在拍攝 " 規(guī)整 " 的對象時,有非常明顯的 AI 后期降噪和細節(jié)增強、銳化效果。
其次,X Fold5 上的這顆潛望式長焦還支持效果驚人的 " 長焦微距 " 模式,能夠在非常高的變焦倍率下保證畫面的解析力。對于一款如此輕薄的大折疊來說,這確實是有些出乎意料的影像表現(xiàn)。
當然,高素質(zhì)長焦對于人像攝影也會帶來直接的好處,X Fold5 默認就提供了三種焦段的人像模式,分別是 50mm、85mm 和 100mm。由于長焦的對焦和清晰度表現(xiàn)上佳,就使得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用 100mm 焦距,在更遠的距離上捕捉到清晰的人像畫面,而完全不需要擔心 " 抓不到 " 瞬間的表情或動作。
從我們有意拍攝的逆光樣張來看,X Fold5 的 HDR 模式成像穩(wěn)定,HDR 算法也不會導致畫面失去光源的氛圍感和背景層次。但我們注意到,它的超廣角和另外兩枚鏡頭之間略有色差,但潛望長焦的抗炫光素質(zhì)則要顯著高于預期。根據(jù) vivo 方面的說法,X Fold5 的這三枚后攝均有蔡司 T* 鍍膜加持,所以這似乎也為其帶來了折疊屏手機里排名前列的鏡頭素質(zhì)。
類似的情況,同樣發(fā)生在室內(nèi)的大光比場景中??梢钥吹?,此時 X Fold5 并沒有無腦提亮暗處,而是呈現(xiàn)出了更接近肉眼所見的真實色彩,同時它似乎更偏向體現(xiàn)光源的存在感。事實上,這也是目前很主流的一種 " 城市夜景光源 " 處理邏輯。
有了這個預期,我們再來看 X Fold5 在夜間場景的表現(xiàn),便不會感到意外了。比起此時也能拍出 10 倍長焦的震撼,X Fold5 更令我們印象深刻的,反倒是它對于夜間天空的美化渲染。雖然這有點不太 " 還原 ",但確實比較討好眼球。
_ueditor_page_break_tag_
【【【總結:更薄、卻更強了,雖然沒有 Pro、但 " 賣相 " 更好】】】
在最初開始接觸 X Fold5 這款機型時,其實我們的預期并不高,因為 vivo 這次并未推出采用新款旗艦 SoC 的 "Pro 版 ",所以便很自然的懷疑 X Fold5 可能不夠 " 極致 ",而更像是控制成本和售價的結果。
但完成相關測試和使用一段時間后,X Fold5 卻意外地給了我們帶來了不少驚喜。在現(xiàn)有的超薄大折疊中,它有著均衡、舒適的手感,并且作為一款搭載第三代驍龍 8 主控的大折疊,它的調(diào)校也做得相當出色。
更不要說通過對蘋果生態(tài)的全方位 " 打通 ",以及引入更多自家旗艦同款的影像設計,vivo 更是給 X Fold5 這款超薄大折疊賦予了勝過很多更大、更貴競爭對手的獨家優(yōu)勢。再加上它本身夠薄的設計、夠強的性能,不得不說 vivo 可能給大折疊找到了一些更加精準,也更讓人難以拒絕的突出賣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