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| 犀牛娛樂,作者 | 方正,編輯 | 樸芳
兩個人,兩支麥,鏡頭頻繁反打,羅永浩、李想就這么面對面坐著對聊了近四個小時的車圈秘事。視頻播客,這個當下短視頻時代的 " 反骨產品 ",開始越來越 " 具象化 " 地被更多人認識。
此番 B 站的發(fā)力最為兇猛,先于 7 月 8 日發(fā)布了對視頻播客的扶持政策《視頻播客出圈計劃》,「10 億級冷啟動流量」、「AI 輔助創(chuàng)作工具代號 H」、「多城市免費錄制場地」是三大亮點;最近又官宣魯豫、于謙、羅永浩、楊迪、大左、羅毅、張玉安等知名企業(yè)家及藝人入駐 B 站視頻播客,羅永浩的《羅永浩的十字路口》、于謙的《多新鮮吶》、魯豫的《陳魯豫 · 慢談》、楊迪的《楊迪的迪聽》更成功掀起了破圈討論的市場反響。
小紅書緊隨其后,于 8 月推出了名叫「隨時隨地視頻播客」的扶持獎勵計劃,8 月 -9 月帶 # 隨時隨地視頻播客 # 發(fā)布筆記可隨機獲得「5-30w 流量曝光」、「官方賬號翻牌」、「實體周邊」等多重福利;更早前,抖音從去年就力推中長視頻板塊的「抖音精選」嘗試聚集了一批以「JustPod · 精選奇遇記」為代表的視頻對談類創(chuàng)作者;現(xiàn)已被騰訊音樂高調收購的喜馬拉雅,則于今年 3 月邀《故事 FM》主播愛哲自制了累計播放量 589 萬次的系列視頻播客《行走的思考》;而快手、視頻號、網易云、知乎等不乏長內容創(chuàng)作者資源的平臺也正在對這個賽道虎視眈眈……
視頻播客是好生意嗎?
盡管多家平臺對其興趣濃烈,但犀牛君不得不率先指出,目前社會各界對視頻播客的內容價值、商業(yè)本質、增量前景都缺少基本認知,今天這篇我們細致拆解下這門新內容、新生意。
借名人流量劃開破圈口子
播客為什么要視頻化?
答案可能要去大洋彼岸的美國找。
一個比較反常識的用戶數據是,據 Edison Research 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,在全球播客產業(yè)最發(fā)達的美國,聽眾們最常使用的播客平臺并非主打音頻的 Spotify(聽眾占比 27%)和蘋果 Podcasts(占比 15%),而是視頻平臺 YouTube(占比 31%)。
另一個知名的社會事件也很能說明問題。美國播客界迄今最大的出圈流量,源自此前 " 播客之王 " 喬 · 羅根(Joe Rogan)采訪特朗普的一期視頻播客在 YouTube 的播放量沖到了驚人的 5900 萬。換言之,視頻化每一次都充當了播客從小眾邁向大眾的傳播跳板。
那么,視頻播客有何魅力?
在犀牛君看來,與其把視頻播客看作是播客的媒介延伸,不如把它視作是全新形式的視頻產品。這句話怎么理解?
首先,眾所周知,播客一直是個受眾群體相對固定的小眾內容行業(yè),在開車通勤時間長、獨居比例高的美國,去中心化、內容生產個體化、信息輸出密度高、情感陪伴價值高的播客媒介迅速進入很多人的日常生活。
到了中國,由于內容的精英化趨向、信息輸出密度高,中文播客用戶以都市人、女性的小眾群體為主,難以下沉。盡管《2024 播客行業(yè)報告》指出中文播客聽眾數已超 2.2 億,但該數字相較于抖音 8 億日活、視頻號 6 億日活、快手 4 億日活的短視頻用戶來講仍有不小差距。
但視頻播客打開了新局面。
盡管視頻博客看起來只是把播客錄制 " 可視化 " 了,但本質上它是一個可承載多元敘事空間、可帶來更多傳播可能性的視頻產品。拿《羅永浩的十字路口》舉例,視覺呈現(xiàn)全然放大了對談嘉賓的人格魅力、鏡頭表現(xiàn)力與深度對話的高價值,且這些長對話內容亦可被截取為片段放到短視頻平臺傳播發(fā)酵。比如最新一期老羅對話《脫口秀和 Ta 的朋友們 2》新晉大王何廣智的內容,就被截為若干條短視頻熱門卡段放在視頻號、小紅書、抖音等平臺廣泛傳播,兩人對脫口秀、人生和世界的啟發(fā)性看法帶給群眾很多共鳴和思考,播客內容從未像今天這樣借多維度的視頻媒介引爆了全民討論。
播客界在等一個 " 川普時刻 "
但播客界還未迎來真正的 " 川普時刻 "。
近年因采訪了全球性話題人物特朗普、馬斯克,美國 " 播客之王 " 喬 · 羅根幾乎成了全美家喻戶曉的新聞人物。與這種傳播聲量相比,目前中文播客展現(xiàn)出的內容輻射面、社會影響力還難以望其項背。
但視頻播客很可能是播客的 " 救命稻草 "。
在犀牛君看來,B 站、小紅書、快手、視頻號、網易云、知乎等都很有機會在該內容版塊多點發(fā)力完成對純音頻平臺小宇宙、喜馬拉雅等的 " 彎道超車 "。
小紅書的優(yōu)勢有二,一是社區(qū)用戶與中文播客用戶重合度極高,二是內容創(chuàng)作人才眾多。這次「隨時隨地視頻播客」扶持計劃下盡皆都是素人創(chuàng)作者自制的高質量視頻內容,平臺也特別強調「小紅書的視頻播客就是朋友聊天」的低門檻創(chuàng)作環(huán)境。如果后續(xù)小紅書也效仿 B 站邀到更多名人主播進場,小紅書的視頻播客生態(tài)可以說是未來可期。
綜上可看到,視頻播客作為播客的一種媒介延伸,它潛藏的內容能量、商業(yè)能量大大拓展了我們對中文播客的市場想象空間。當 " 耳朵經濟 " 升級為 " 視聽經濟 ",視頻播客還真有可能成為中文播客產業(yè)增長的 " 第二曲線 "。